建筑资质改革的发展历程
发布日期:2021-07-06 浏览次数:
建筑资质改革过程大致经历了如下阶段:
2014年
7月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颁布《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坚持淡化工程建设企业资质、强化个人执业资格的改革方向;
11月6日起,停止受理建筑智能化、消防设施、建筑装饰装修、建筑幕墙等4个工程设计与施工资质首次申请、增项申请和升级申请,专业承包资质由60个压缩至36个。
2015年
10月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颁布《关于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简化特级资质标准要求,放开承包合同金额限制。
2016年
10月14日,住建部简化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取消(除各类别最低等级外)注册建造师、中级以上职称人员、持有岗位证书的现场管理人员、技术工人的指标考核。
2017年
1月21日,取消物业服务企业二级及以下资质认定;
2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着重强调优化资质资格管理;
4月13日,各级住房城乡建设(园林绿化)主管部门不再受理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核准的相关申请,园林资质正式取消;
9月29日,取消物业服务企业一级资质认定;
10月18日,取消工程咨询单位资格认定;
11月7日,住建部印发《关于培育新时期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取消建筑施工劳务资质审批,设立专业作业企业资质;
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修正案草案》,正式取消工程建设招标代理资质,12月28日开始实施。
2018年
10月,住建部下发《关于简化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申报材料有关事项的通知》,企业资质申报不再提供人员社保、注册证书,资质许可机关根据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的相关数据自行核查比对。
11月,住建部发布《取消建筑业企业最低等级资质标准中关于持有岗位证书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标考核的通知》,11月5日起,取消建筑业企业最低等级资质标准中关于持有岗位证书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标考核。
12月,住建部发布关于修改《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等部门规章的决定,资质申报告别纸质文件,仅提供资金、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已完成业绩等电子材料。
2019年
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首次明确要求,大力清理简并种类过多、划分过细的资质资格许可事项。大幅减压企业资质资格认定事项,力争2020年底前将工程建设、测绘等领域企业资质类别、等级减压三分之一以上,凡是能由市场机制调节的一律取消,对保留的事项要精简资质类别、归并等级设置。